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小学社区普法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答嘴鼓代表性传承人肖毅蓉用一口地道的闽南语,讲起群众身边的法律故事。台下居民频频点头,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作为社区“法律明白人”,她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让民法典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群众爱听、爱看,普法才真正有效果。”厦门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表示,厦门正不断探索接地气、聚人气、有温度的普法新路径,推动法治理念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作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厦门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已实现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普法实体平台全覆盖。
近年来,厦门将普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统筹推进,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普法格局。
为破解“谁来普、向谁普、怎么普”的难题,厦门创新推出“三单一书”制度,即普法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和履行普法责任报告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普法“任务书”和“时间表”。
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闭环式督导,确保普法责任不落空。据介绍,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已纳入动态督导考核体系。
厦门试点“谁执法谁普法”动态智能管理模式,集成常态考核、专项督导、创新激励和公众评议等功能,实现普法数据实时归集、成效精准评估,推动普法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
2024年12月,《厦门市法治社会建设“十大行动”实施意见》出台,涵盖全民法治观念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增强、公共法律服务拓展等十大重点任务,为普法工作提供系统性政策支撑。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厦门连续3年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行动。同时,开展“服务非公有制企业·蒲公英在普法”等活动。
据了解,厦门不仅出台实施《厦门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更在执法中嵌入普法。全市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广泛宣传民营经济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法律和法规,让企业“既守法,也懂法”。
在观音山园区、万科创想中心,蒲公英“益企”法治工作室陆续落地,一支由律师、公证员、调解员组成的“企明星”助企法律志愿服务团,常态化提供“法治体检”“送法入企”服务。
法治不能高高在上,要走进群众生活。近年来,厦门各单位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品牌,推动普法从“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
在思明区深田社区,法治图书角、法治文化景观带随处可见,“法润近邻”模式通过“筑民基、解民忧、释民惑、护民利”四维服务,让法治温情在邻里间流淌。
教育系统推出“鹭鸣法行”青少年法治宣传品牌,涵盖“法行讲堂”巡回讲座、“小鹭争鸣”法律辩论赛、“法润童心”作品创作等活动。
“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市司法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由市检察院、教育局、司法局联合组建的“未未同鹭人”讲师团,整合检察官、教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已开展青少年法治宣讲超500场。
市公安局紧抓短视频传播风口,在抖音平台推出“帅蜀黍带你涨知识”系列短视频,用“直播带货式”普法普及反诈、交通安全等知识,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百万。
市中级人民法院策划《点亮厦门法院的非凡十年》等系列专题片,累计覆盖超3000万人次,让司法权威“看得见、感受得到”。
在高崎边检站,“蒲公英”普法志愿队用闽南语为台胞台企提供法律咨询,打造“同心文化驿站”,助力台胞台企更好融入本地发展。
厦门还探索“老外来普法”“双语普法”等新模式。依托海丝中央法务区,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海丝法务税务普法服务中心,汇聚域外法查明、反垄断合规辅导等优质资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链条法律支持。
“普法要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市司法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近年来,厦门坚持分类施策,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普法内容。
厦门推动法治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层次地融合,全市所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设立法治工作站,全面实现“文明实践+公益法律服务”双覆盖。
今年5月,市司法局与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联合开展“光耀鹭岛、法润民心”共建活动,组建电力“蒲公英”普法志愿队,把法治宣传与用电安全科普送到千家万户。
7月,在“一瓶水接力”夏季公益普法活动中,市司法局携手厦门太古可口可乐公司,为环卫工、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送上清凉饮品,同时发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手册》,普及劳动合同、工伤保险等法律知识。
◎厦门市司法局携手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创新推出了“爱心自贩机”,开展“一瓶水接力 致敬高温工作者”公益普法活动。
“新就业群体数量大、流动性强,普法必须‘送上门’。”市司法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厦门已构建由27个职能部门协同联动的权益保障机制,出台多项创新举措。
市妇联与市司法局联合启动“益企学法 法护家安”项目,面向家政服务员开展专项维权培训,培育行业“法律明白人”。
从机制创新到品牌塑造,从精准普法到服务大局,厦门正以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持续擦亮依法治理的底色。
“下一步,我们将逐步推动普法与社会治理深层次地融合,让法治成为厦门最鲜明的城市气质和最坚实的治理底座。”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